胆道蛔虫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具体标准如下:
一、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突发剑突下或右上腹剧烈钻顶样绞痛,间歇期可完全缓解;
- 疼痛可向右肩胛部或腰背部放射;
- 伴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呕吐物中可见蛔虫。
-
伴随症状
- 合并感染时出现寒战、高热、黄疸;
- 若并发胰腺炎或肝脓肿,可出现相应症状。
二、体格检查
- 腹部体征:剑突下或右上腹局限性压痛,腹壁柔软,无反跳痛(症状严重但体征轻微);
- 黄疸:皮肤及巩膜黄染提示胆道梗阻。
三、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增高;
- 肝功能:部分患者转氨酶、胆红素升高;
- 粪便/十二指肠液检查:检出蛔虫卵可辅助诊断。
四、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首选)
- 显示胆总管内平行强光带或条索状回声,动态观察可见虫体蠕动;
- 可见胆管轻度扩张及管壁增厚。
-
CT/MRI
- 对超声不明确的病例可显示胆道内线状影或钙化虫体。
-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 无创性显示胆道系统结构,适用于复杂病例。
五、内镜检查
- ERCP(金标准):直接观察胆管开口处蛔虫,同时可进行取虫治疗。
诊断要点总结
核心指标 | 支持依据 |
---|---|
突发上腹钻顶样疼痛+间歇期缓解 | 病史及症状 |
呕吐蛔虫或粪便检出虫卵 | 实验室证据 |
B超显示胆道内条索状活动性回声 | 影像学依据 |
ERCP直接观察到虫体 | 确诊依据 |
注:需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等疾病鉴别,影像学结合病史可提高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