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症状与体征
患者多表现为急性起病,伴有高热(39℃以上)、寒战、咳嗽(咳砖红色胶冻样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或休克表现。 -
影像学特征
胸部X线或CT可见肺部实变影(常见于右上肺叶)、小叶浸润、脓肿形成或胸腔积液,典型表现为大叶实变伴叶间裂下坠。 -
病原学确诊依据
- 痰培养:连续两次以上痰标本分离出肺炎克雷白杆菌(浓度>10⁶ CFU/ml或半定量+++及以上)是确诊的关键。
- 血培养:对重症或败血症患者,血培养阳性可确诊。
- 防污染标本技术:如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经环甲膜穿刺吸引(TTA)等,可减少口咽部污染干扰。
-
实验室辅助检查
-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常>15×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部分患者伴贫血。
- 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升高提示感染严重程度。
-
高危人群与鉴别诊断
好发于中老年男性、长期酗酒、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或免疫抑制患者。需与肺炎链球菌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等鉴别,尤其当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无效时更需警惕。
注:痰标本需严格区分定植菌与致病菌,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