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的治疗需根据分型、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综合制定个体化方案,核心治疗原则为激素替代、纠正代谢紊乱及并发症管理。具体方案如下:
一、药物治疗
-
糖皮质激素替代
- 氢化可的松:作为首选药物,需根据年龄、体重调整剂量,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过度分泌,控制高雄激素血症。
- 泼尼松/地塞米松:适用于年长儿或病情稳定期,需注意剂量调整以避免生长抑制。
-
盐皮质激素补充
- 氟氢可的松:用于失盐型患儿,需配合高钠饮食(每日额外补充2-4g食盐),纠正低钠高钾血症。
-
应激状态剂量调整
- 发热、感染、手术等应激情况下,需将糖皮质激素剂量增加至日常的2-5倍,防止肾上腺危象。
二、手术治疗
- 外生殖器矫形术
- 阴蒂成形术/阴道成形术:建议女性患儿在2岁前完成外生殖器整形,改善外观及功能。
- 肾上腺部分切除术
- 仅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肾上腺增生或合并肿瘤者,术后需继续激素替代。
三、辅助治疗与监测
-
饮食管理
- 失盐型患儿需长期高钠饮食,每日补充3-5g食盐;高血压患儿需限钠补钾。
- 保证蛋白质、钙质摄入,促进生长发育。
-
定期监测指标
- 生化指标:每3-6个月检测血17-羟孕酮、睾酮、电解质、血压等。
- 生长评估:每半年监测骨龄、身高增速,避免糖皮质激素过量导致的库欣综合征或剂量不足引起的性早熟。
四、长期管理重点
- 家庭护理:家长需掌握激素剂量调整原则,随身携带“应急卡”注明病情及用药信息。
- 心理支持:青春期患儿可能出现性别认同障碍,需心理干预及社会支持。
- 遗传咨询:家族成员需进行基因检测,生育前接受遗传咨询降低再发风险。
治疗目标与预后
规范治疗下,多数患儿可达到正常生长发育水平,女性患者可保留生育能力。关键需早期诊断(新生儿筛查)、终身规律用药及定期随访。失盐型患儿若未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可能因肾上腺危象危及生命,需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