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的药物治疗需根据具体症状及严重程度选择,常用药物分类及适用情况如下:
一、抗抑郁药物(一线选择)
- SSRIs类药物:
- 舍曲林:可改善情绪障碍、回避及警觉性增高等核心症状,适用于中重度焦虑或抑郁。
- 帕罗西汀:对伴随焦虑的抑郁症状效果显著,尤其适用于长期情绪调节。
- 其他抗抑郁药:
- 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用于传统SSRIs疗效不足时,需注意口干、便秘等副作用。
二、抗焦虑及镇静药物(短期对症)
- 苯二氮卓类药物:
- 劳拉西泮、艾司唑仑:快速缓解急性焦虑、失眠,适用于短期使用(≤2周)。
- 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 哌唑嗪:针对创伤相关噩梦、睡眠紊乱,需警惕低血压、眩晕等副作用。
三、抗精神病药物(严重症状辅助)
- 二代抗精神病药:
- 利培酮、奥氮平:用于幻觉、妄想或严重激越症状,可调节多巴胺及5-羟色胺系统。
- 传统抗精神病药:
- 奋乃静、氟哌啶醇:控制急性精神病性症状,但锥体外系反应风险较高。
四、联合治疗与注意事项
- 个体化方案:药物疗效因人而异,需结合症状类型(如以焦虑为主选SSRIs,伴失眠短期联用劳拉西泮)。
- 心理治疗优先:轻症建议以认知行为疗法(CBT)或暴露疗法为主,药物作为辅助。
- 监测副作用:苯二氮卓类避免长期使用以防依赖;抗精神病药需定期评估代谢及运动功能。
舍曲林和帕罗西汀作为SSRIs代表药物,因其对核心症状的广泛改善作用,通常作为首选;急性焦虑或失眠可短期联用劳拉西泮;若伴精神病性症状则加用利培酮等。具体用药需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