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严重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其危害性较大,需引起高度重视。以下从定义、症状、危害及治疗等方面为您详细解答:
1. 定义及发生机制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其发生机制是室壁心肌的起搏点位于束支前分支或后分支中,心电冲动在传导过程中形成闭环,导致心室快速收缩。这种心律失常常见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约95%的持续性室速由其引发。
2. 临床症状
该疾病通常表现为以下严重症状:
- 心悸:患者感到心跳异常快速或紊乱。
- 低血压:血压下降,可能引发头晕或晕厥。
- 晕厥: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不足,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 心跳骤停:严重时可出现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3. 主要危害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猝死:由于心律失常难以纠正,心脏骤停是主要风险。
- 心源性休克:心脏输出量急剧减少,导致血压下降和组织灌注不足。
- 心力衰竭: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引发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 血栓栓塞:血流异常可能形成血栓,脱落后引发脑栓塞或肺栓塞。
- 心肌缺血:心动过速增加心肌耗氧量,供血不足引发胸痛。
4. 治疗方法
针对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包括:
- 药物治疗:部分药物可能有效,但常因患者合并扩张型心肌病而受限。
- 射频消融术:这是根治该疾病的首选方法,通过导管射频消融右束支,阻断折返路径,成功率较高且费用相对较低。
5. 预防及建议
-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 定期检查:对于中老年或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脏功能检查。
-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低盐饮食、适当运动等,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危害性不容忽视,尤其是其可能引发猝死等严重后果。若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