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无菌性脑膜炎综合征(AMS)是一种以脑膜刺激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特点是在脑脊液中找不到细菌。以下是该病的早期症状及相关信息:
1. 定义与特点
小儿无菌性脑膜炎综合征,又称浆液性脑膜炎,是一种以脑膜刺激症状为主,脑脊液中细胞数轻度或中度增多,但无细菌感染的综合征。其症状与病毒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类似,多见于儿童,尤其在夏秋季高发。
2. 早期症状
小儿无菌性脑膜炎综合征的早期症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全身症状:
- 发热:一般为中等度发热,持续4~6天,有时呈“双相热型”,即热退后再次发热。
- 厌食、恶心、呕吐、腹痛。
- 咽痛、肌肉疼痛。
神经系统症状:
- 头痛。
- 脑膜刺激征:如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这些症状通常在起病后1~2天内出现,但不如化脓性脑膜炎显著。
- 精神状态改变:如嗜睡、烦躁、意识模糊,严重时可出现惊厥。
3. 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主要表现为:
- 细胞数轻度或中度升高,初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单核细胞为主。
- 糖和氯化物水平正常。
- 蛋白轻度增高。
- 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
4. 疾病进程与预后
- 病程:一般为5~10天,大多数患者可自愈,不留后遗症。
- 严重病例: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肌力减弱,个别情况会留下后遗症。
5. 预防与护理
- 预防: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病毒感染源。
- 护理:保证患儿充分休息,注意饮食营养,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咨询,请参考以下权威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