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症状观察
-
咬伤部位异常
- 出现红斑、硬结、水疱或瘀点,中央可能有虫咬痕迹。
- 伴随剧烈瘙痒或疼痛,甚至局部麻痹感(尤其幼儿可能出现急性上行性麻痹)。
-
蜱虫残留
- 若发现蜱虫头部仍嵌入皮肤(呈黑色小点),需立即用酒精麻痹蜱虫后用镊子垂直拔出,避免挤压虫体。
二、全身中毒症状判断
-
轻度中毒
- 发热(可达40℃以上)、头痛、乏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
重度中毒或疾病传播
- 呼吸急促、意识模糊、抽搐(可能因呼吸衰竭致死)。
- 若感染莱姆病,可能出现牛眼状皮疹(环状红斑);感染森林脑炎则可能昏迷、瞳孔散大。
三、紧急处理与就医建议
-
立即处理
- 避免抓挠或强行拔蜱虫,用酒精消毒后以镊子垂直取出,局部碘伏消毒。
- 冷敷缓解红肿疼痛,忌用热水或挤压伤口。
-
及时就医
- 出现发热、意识改变、呼吸困难或皮疹扩散时,需立即就诊并告知蜱虫叮咬史。
- 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病原体检测,并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四、预防措施
- 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裤,喷洒含避蚊胺(DEET)驱蚊剂。
- 徒步后检查全身及衣物,重点清理腋窝、腹股沟等蜱虫易藏部位。
提示:蜱虫叮咬后中毒反应存在个体差异,部分症状可能延迟出现(如1-2周后发热),建议密切观察4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