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性肝硬化的药物治疗需结合肝保护、营养补充及并发症管理,具体用药建议如下:
一、肝保护药物
- 水飞蓟素/水飞蓟宾
- 通过抗氧化、稳定肝细胞膜的作用保护肝细胞,促进修复。
- 双环醇
- 降低氨基转移酶,改善肝功能。
- 还原型谷胱甘肽
- 减轻肝脏氧化损伤,参与解毒过程。
二、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
- 复合维生素B族
- 改善代谢功能,预防神经系统并发症。
- 维生素C、E
- 抗氧化,减少肝细胞损伤。
- 锌、硒、维生素K
- 纠正微量元素缺乏,增强免疫力;维生素K可改善凝血功能。
三、抗纤维化药物
- 秋水仙碱
- 抑制纤维化进展,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 安络化纤丸/扶正化瘀胶囊
- 中药复方制剂,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促进纤维降解。
四、中药调理
- 柴胡疏肝汤、五苓散
- 疏肝理气,改善肝郁脾虚症状。
- 丹参、黄芪、白芍
- 补气活血,辅助修复肝功能。
五、并发症治疗药物
- 利尿剂(螺内酯、呋塞米)
- 针对腹水,需注意电解质监测。
- 乳果糖
- 预防肝性脑病,促进肠道排氨。
注意事项
- 需根据肝功能分级调整蛋白质摄入量,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乳清蛋白)。
- 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仅适用于合并病毒性肝炎者。
- 避免自行用药,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凝血指标等。
(注:以上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个体化调整,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