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性肝硬化是一种由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的肝脏疾病,其典型症状主要与肝脏功能减退、代谢紊乱和全身营养状态恶化有关。以下是该疾病的常见症状及具体表现:
1. 体重减轻
- 原因:由于长期营养摄入不足,患者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储备减少,同时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
- 表现: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肌肉逐渐消瘦。
2. 腹水
- 原因:肝硬化导致肝脏功能减退,影响蛋白质合成和代谢,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液体渗出到腹腔。
- 表现:腹部隆起、腹胀感,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影响行动能力。
3. 黄疸
- 原因: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受损,导致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
- 表现:皮肤、黏膜和巩膜出现黄染,小便颜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
4. 食欲不振
- 原因: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胆汁分泌减少,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胃肠道淤血也会导致食欲下降。
- 表现: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5. 乏力
- 原因: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肝硬化导致肝功能减退,能量供应不足;营养不良也会加重乏力感。
- 表现:患者常感到全身无力,活动能力下降。
6. 其他症状
- 肝区疼痛:由于肝脏炎症、纤维化和再生结节的形成,患者可能出现隐痛或胀痛,尤其在劳累或饮食不当后加剧。
- 性征改变:可能出现男性乳房发育、女性闭经或性欲减退等。
- 并发症: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肝性脑病、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甚至肝细胞癌。
诊断方法
营养不良性肝硬化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病史、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具体包括:
-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营养状况及既往疾病史。
- 体格检查:观察黄疸、腹水、肝掌、蜘蛛痣等表现。
-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血常规等。
- 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CT或MRI,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和质地。
- 肝组织活检:明确肝脏的病理改变和纤维化程度,是诊断的金标准。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快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营养支持也是重要的辅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