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障碍:
以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为特征,通常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可能累及躯干肌、双上肢和颅神经,导致肢体无力、肌肉萎缩。严重时可能影响呼吸肌,引发呼吸困难或自主呼吸麻痹。 -
感觉障碍:
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针刺感或袜套样感觉减退,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自发性疼痛,压痛常见于前臂肌角和腓肠肌。感觉障碍相对较轻,少数病例可见节段性或传导束性感觉异常。 -
颅神经症状:
约半数患儿会出现颅神经麻痹,如面瘫、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呛咳等,严重时可能因呼吸肌受累危及生命。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常见多汗、便秘、短暂尿潴留,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如血压增高)或心律失常。少数病例在发病前可能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史(如发热、咳嗽、腹泻)。 -
腱反射变化:
四肢腱反射多呈对称性减弱或消失,但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通常正常。
若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急性起病伴对称性肢体无力或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如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等)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