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治疗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为首选方案,按公斤体重计算剂量,连用5天可有效控制症状进展。
- 血浆置换:适用于重症或丙球效果不佳的患儿,通过清除体内抗体缓解症状,急性期每周可进行2-6次。
- 激素治疗:如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但需警惕激素副作用(如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目前使用仍存在争议。
-
支持与对症治疗
- 呼吸支持:若出现呼吸肌麻痹,需及时气管插管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 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1、甲钴胺等,促进神经修复。
- 并发症管理:预防压疮、肺部感染,监测电解质及心功能,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
-
康复治疗
- 早期干预:包括良肢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及呼吸训练,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 恢复期训练:逐步进行主动翻身、桥式运动、平衡训练等,结合低频电刺激促进功能恢复。
-
日常护理与营养
- 保证均衡饮食,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避免高盐、高脂食物。
- 心理支持与家庭护理对患儿恢复至关重要,尤其需关注情绪变化。
提示:治疗方案需由专业医生根据病情制定,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变化,及时就医处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