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型-高脂血症综合征是一种由遗传性脂蛋白代谢障碍引起的罕见疾病,通常由摄入脂肪诱发,其典型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疾病背景
- 病因:由遗传性脂蛋白酶缺乏引起,导致高乳糜微粒血症,甘油三酯显著升高,脂蛋白沉积于内脏和皮肤。
- 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常见人群:主要见于幼儿,尤其是因腹部绞痛就诊的儿科患者。
2. 主要症状
急性腹型-高脂血症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包括:
- 腹痛:常为上腹部不适或绞痛,摄入脂肪后诱发。
- 厌食:伴随腹痛出现。
- 发热:腹痛发作时可能出现发热症状。
- 消化系统表现:
- 胰腺炎:是常见并发症,可伴随上腹压痛、腹膜刺激征。
- 腹肌紧张:部分患者可能表现出腹壁压痛和反跳痛。
- 其他表现:
- 肝脾肿大:患者可能伴有肝脾肿大,但脾区多无压痛。
- 皮肤黄色瘤:约30%的患者会出现皮肤或粘膜上的黄色瘤,这些结节通常在数周内褪色或消失。
3. 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摄入脂肪后出现腹痛、胰腺炎及皮肤黄色瘤等症状。
- 实验室检查:
- 血浆静置后上层呈白色(Ⅰ型高脂蛋白血症)。
- 脂蛋白分析显示高甘油三酯水平,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升高。
- 胆固醇水平也可能升高。
- 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胰腺炎或脂质沉积情况。
4. 治疗建议
- 饮食控制:
- 推荐低脂肪饮食,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总热量的20%~25%。
- 使用中链脂肪酸甘油化合物替代普通脂肪。
- 急性胰腺炎治疗:
- 在急性发作时,需给予相应治疗,包括禁食、静脉补液及止痛药物。
- 药物治疗:根据具体病情,医生可能开具降脂药物。
5. 预防措施
- 合理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增加高纤维食物摄入。
-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规律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 定期检查:有高脂血症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检测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