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蜂咬伤后,正确的急救处理对于减轻疼痛、防止感染和预防过敏反应至关重要。以下是详细的急救处理步骤:
一、立即除去虫体和毒刺
- 检查伤口:被蜂蜇后,立即检查伤口是否有毒刺残留。蜜蜂的毒刺上有倒钩,蜇人后蜂刺常常会留在皮肤内。
- 拔出毒刺:
- 如果发现有蜂刺,要用镊子或其他干净的工具小心地将其拔出,避免挤压蜂刺,以免更多的毒液注入体内。
- 如果毒刺已经留在皮肤内超过5分钟,毒液已基本注入,此时可以就医,使用刀尖、针头等工具辅助取出毒刺。
二、局部反应处理
- 冷敷:对于大多数轻微的蜂蜇伤,冷敷处理即可。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同时有助于减少毒液的吸收。
- 中和毒素:
- 蜜蜂毒液呈酸性,被蜜蜂蜇后,可迅速在伤处外敷弱碱液如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液中和毒素。
- 黄蜂毒液为碱性,可在蜇伤部位用醋酸水或食醋等酸性液体涂抹,以中和毒液。
- 吸出毒素:使用能产生负压的器具吸出部分毒液,减少毒液吸收。
- 冲洗伤口:
- 如果被蜜蜂蜇伤,因其毒液为酸性,所以用碱性的肥皂水清洗。
- 如果被马蜂蜇伤,因其毒液为碱性,所以用酸性的食醋清洗并湿敷,以减轻局部症状。
- 当无法判断是蜜蜂还是马蜂蜇伤时,选择流动水进行冲洗。
三、全身症状处理
- 口服抗组胺药:轻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以减轻瘙痒症状。
- 皮下注射或肌注肾上腺素:重者皮下注射或肌注1∶1000肾上腺素0.5~1毫升,以缓解过敏症状。
- 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200毫克或地塞米松5~10毫克,以抗炎和抗过敏。
四、休克处理
对于过敏性休克患者,应立即进行抢救,保持呼吸畅通,输液扩容抗休克。
五、护理措施
- 急性期护理: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禁食水,应协助患者日常生活,安慰关心患者,向其讲解治疗护理及预后等相关知识,使之保持平稳的情绪。
- 局部护理:仔细检查蜇伤处皮肤有无蜂蜇伤的毒刺,如有应立即消毒后拔出,用拔罐方法吸出毒液,切勿挤压伤口,以免使更多的毒液进入血液,散布全身而加重病情。
- 疼痛管理:局部疼痛剧烈者需用2%普鲁卡因作局部封闭,注意无菌操作,不宜用吗啡止痛,以免引起呼吸抑制。
- 冰敷:局部应减少动作,蜇伤处进行冰敷,有止疼、减慢毒素吸收的效果。
六、预防措施
- 穿着防护服:户外活动时,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避免穿着鲜艳的衣物,因为蜂类容易被鲜艳的颜色吸引。
- 避免使用香味浓烈的产品:香水、古龙水等香味浓烈的产品可能会吸引蜂类,因此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免使用。
- 保持距离:遇到蜂巢时应保持距离,避免靠近或触碰蜂巢,以免激怒蜂群。
- 食物和饮料的储存:户外野餐时,应妥善储存食物和饮料,避免吸引蜂类。
- 避免快速移动:快速移动可能会引起蜂类的攻击,因此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免快速移动。
通过以上急救处理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蜂蜇伤的症状,并预防可能的并发症。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