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的危害较大,具体如下:
- 肠道损伤: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可产生毒素,破坏肠道黏膜,引发腹痛、腹泻,起初为水样便,之后可发展为血性便,还伴有里急后重感。严重的肠道出血会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患者身体虚弱、营养不良。长期或严重的肠道损伤还可能引发肠道溃疡、穿孔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这是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老人、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者。HUS 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出现少尿、无尿、血尿等症状,还会引起溶血性贫血,使患者面色苍白、乏力,以及出现皮下黏膜出血、黄疸、昏迷、惊厥等,病死率为 10% - 50%。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病情严重时,全身小血管形成血栓,消耗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出现紫癜。TTP 发病急、进展快,患者会有头痛、意识恍惚、皮肤黏膜及视网膜出血等表现,若不及时治疗,也会危及生命。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还可能引起其他问题,如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一旦怀疑有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降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