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需结合出血量、速度及患者基础疾病综合判断:
一、出血相关症状
-
呕血与黑便
- 呕血:血液经胃酸作用后呈咖啡色或暗红色,若出血量大且未与胃液充分混合,可能呈鲜红色。
- 黑便(柏油样便):出血量达50ml以上时出现,颜色黑亮、黏稠,与粪便混合时呈黑褐色。
- 便血类型:
- 暗红色血便:出血量大且排出快时出现。
- 鲜红血便: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但快速排出的上消化道出血也可能出现。
-
隐性出血
- 出血量少时可能仅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需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
二、循环系统表现
-
周围循环衰竭
- 出血量超过400ml时,可能出现头昏、心悸、口渴、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
- 休克表现:出血量达全身血量30%-50%时,出现意识模糊、尿量减少、脉压差缩小等。
-
重要器官供血不足
- 老年人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出血可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脑缺血(黑蒙、晕厥)等。
三、全身性症状
-
发热
- 出血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低热(≤38.5℃),持续3-5天。
-
贫血与血液指标变化
- 急性大出血后3-4小时出现贫血,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白细胞计数升高(2-5小时后>10×10⁹/L)。
-
氮质血症
- 血液分解产物吸收导致血尿素氮升高,可能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四、伴随症状与并发症
- 原发病症状
- 如溃疡病史患者可能出现上腹痛,肝硬化患者伴脾大、腹水等。
- 并发症
- 长期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性心脏病(心脏扩大)、急性肾衰竭或感染。
五、需注意的鉴别诊断
- 呕血 vs. 咯血:咯血多呈鲜红色,混有泡沫痰,伴喉部痒感;呕血常含食物残渣,伴胃内容物。
- 药物或食物干扰:铁剂、铋剂可致黑便,需通过粪隐血试验鉴别。
如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并完善胃镜、实验室检查等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