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源与传播途径
该病由厌氧的以色列放线菌引起,这种细菌通常寄生于人体口腔黏膜、牙龈、扁桃体等部位。当口腔卫生不良时,细菌可能通过吸入含有放线菌颗粒的分泌物进入呼吸道,首先在支气管引发病变,随后侵入肺实质。血行播散或腹部感染蔓延也可能导致肺部感染。 -
诱发因素
- 口腔问题:龋齿、牙周病、牙科手术史等口腔疾病会显著增加感染风险。
- 免疫力下降:长期吸烟、酗酒、营养不良、糖尿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类固醇激素)会削弱免疫力,使机体更易感染。
- 其他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扩张、白血病化疗史等基础疾病也会增加发病概率。
-
病理机制
细菌侵入后,首先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白细胞浸润,形成多发性小脓肿。随着病情进展,脓肿破溃形成窦道,脓液中出现特征性的“硫磺颗粒”(由菌丝缠结而成)。病变晚期,慢性肉芽组织增生伴随纤维化,可能侵犯胸膜、肋骨等邻近结构,甚至通过血行播散至全身。 -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隐匿,可能仅表现为低热、咳嗽;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高热、大量脓臭痰、胸痛,甚至咯血。若形成胸壁瘘管,脓液中可排出混有菌块的脓液。
提示:预防该病需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口腔疾病,避免吸烟酗酒,增强免疫力。若出现长期发热、咳脓痰等症状,应尽早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