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型皮肤表现
- 橘皮样改变:以下肢(尤其是小腿下端)最常见,皮肤表面凹凸不平,呈橘皮样外观,沿浅静脉走向可见条沟状凹陷。
- 皮肤硬化与肿胀:皮下深部组织硬化肿胀,边缘模糊,表面触感坚硬,但色泽、皮纹可能正常,可伴色素沉着或凹陷征(凹槽征)。
- 累及范围:多从下肢开始,可扩展至躯干、前臂、大腿,偶见于手足,面部及指趾罕见。
二、皮肤外症状
- 关节与肌肉症状:关节痛、肌肉酸痛及压痛(尤以腓肠肌明显),前臂屈肌受累时可致腕关节屈伸困难、手指活动障碍,类似腕管综合征。
- 腱鞘病变:腱鞘纤维化或胶原增生,导致肌腱僵硬如条索状。
三、全身症状
- 发热:约25%患者出现不规则低热。
- 其他系统损害:少数患者可能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甲状腺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但发生率较低。
- 非特异性表现:乏力、体重减轻、晨僵等。
四、并发症
严重者可能出现关节挛缩、活动受限,继发感染时可引发剧烈疼痛。极少数可能累及内脏器官(如肺、食管、心包等),但症状通常较轻。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至风湿免疫科或皮肤科就诊,通过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如MRI)等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