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并行心律(Ventricular parasystole)和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parasystolic tachycardia)是两种与心脏电活动异常相关的心律失常。它们的表现可以从无症状到出现一系列显著的症状不等,具体取决于个体的健康状况以及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
典型症状
对于那些确实表现出症状的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
- 心悸:这是指患者感觉到自己心跳异常强烈或快速,这可能是由于室性并行心律或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引起的心跳加速。
- 心慌:除了感觉到心跳加快之外,患者还可能经历一种不安或不适的感觉,即心慌,这是由于心脏正常传导路径受到抑制,导致异常传导现象的发生。
- 胸部压迫感:一些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有沉重或紧绷的感觉,这种感觉的程度往往与患者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严重程度有关。
- 呼吸困难:由于心率异常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可能导致机体供血不足和缺氧,进而引发呼吸困难的症状。
- 发绀:在更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或黏膜呈现青紫色的现象,这是因为心脏泵血异常导致机体供血不足,造成身体组织缺氧。
其他可能出现的症状还包括疲劳、头晕、晕厥甚至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患有室性并行心律或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人都会出现这些症状,有些人可能完全没有症状。
心电图特征
为了诊断这两种情况,医生通常会依赖心电图(ECG/EKG)来识别特定的电生理特征,如:
- 异位室性搏动与窦性搏动的配对间期不恒定;
- 最短的两个异位搏动之间距是最长的两个异位搏动间期的整倍数;
- 当主导心律(例如窦性心率)的冲动下传与心室异位起搏点的冲动几乎同时到达心室时,可产生室性融合波,其形态介于上述两种QRS波形之间。
诱发因素与背景疾病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常常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共存,特别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这些病症可以增加心脏内出现异常电活动的风险,从而促进室性并行心律的发展。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失眠等因素也可能作为诱因促使这类心律失常的发生。
治疗与管理
治疗主要针对病因进行,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正常人来说,可能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当症状明显或者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时,则需要采用药物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比如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美西律(慢心律)、普罗帕酮(心律平),或者在必要时考虑射频消融术。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症状表现多样,从轻微到严重不等,具体的临床处理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您怀疑自己或他人有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