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蜂咬了后,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判断是否中毒:
观察皮肤
- 毒针残留:被蜂子蛰了如果毒针在皮肤里,可以去用肉眼进行观察,一般毒针的位置会出现黑点。
- 局部反应:被蛰后轻者会出现伤口部位有红斑、丘疹或是风疹块。
按压皮肤
如果皮肤里有蜂刺,轻轻按压时可能会感到明显的刺痛。
临床症状
- 轻度症状:仅表现为蛰伤局部红肿、疼痛、瘙痒、少数有水疱或皮肤坏死。一般来说,数小时后症状即可消失、自愈。
- 重度症状:蛰伤重者可迅速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以至肌肉痉挛、昏迷,甚至休克、肺水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 过敏症状:部分对蜂毒过敏的患者,在蛰伤后可立即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哮喘、甚至支气管痉挛,重者可因过敏性休克、窒息而死亡。
其他判断方法
- 时间判断:如果被蛰伤后20分钟内没有出现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没有毒刺残留。
- 专业判断:如果无法自行判断,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判断和处理。
如果被野蜂咬了后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 拔出毒刺:如果毒刺还在皮肤里,应立即用消毒过的针头或镊子小心拔出,避免挤压伤口,以免增加毒液的吸收。
- 中和毒液:根据蜂的种类选择合适的中和液。如果是蜜蜂,其毒液为酸性,可用肥皂水、碳酸氢钠溶液等碱性溶液涂敷伤处;如果是马蜂,其毒液为碱性,可用醋酸等酸性溶液擦拭。
- 冷敷消肿:如果患处疼痛难忍,可采用冰块冷敷消肿。
- 外用药物:可使用药膏外用涂抹,如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或复方利多卡因软膏等。
- 口服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脱敏治疗,有助于减轻瘙痒症状。
- 及时就医:如果经过以上处理症状仍未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造成更大的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