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需采用多类药物联合治疗,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以下是临床常用且效果显著的核心药物及注意事项:
一、核心治疗药物
-
抗血小板药物
- 常用药物:阿司匹林(75-100 mg/日)联合氯吡格雷(75 mg/日)或替格瑞洛(90 mg/次,每日2次)。
- 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风险,是治疗的基石。
- 注意:长期联用需监测出血风险,阿司匹林不耐受者可单用氯吡格雷。
-
β受体阻滞剂
- 常用药物: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剂量需个体化调整)。
- 作用:降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
- 注意:禁用于严重心动过缓或哮喘患者,老年人初始剂量宜小。
-
硝酸酯类药物
- 急性发作: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0.6 mg)快速缓解症状。
- 长期控制: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次,每日2次)预防发作。
- 注意:连续使用需预留无药间隔,避免耐药性。
-
他汀类药物
- 常用药物:阿托伐他汀(20-40 mg/日)、瑞舒伐他汀(10-20 mg/日)。
- 作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稳定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
二、辅助治疗药物
-
钙离子拮抗剂
- 适用情况:β受体阻滞剂禁忌或疗效不足时。
- 常用药物:氨氯地平、地尔硫卓,可扩张冠状动脉及降低血压。
-
抗凝药物
- 短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或磺达肝癸钠,用于高危患者预防血栓。
- 注意: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监测凝血功能。
三、用药注意事项
- 个体化调整: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需根据代谢情况调整剂量,避免药物蓄积。
- 药物相互作用:注意抗血小板药与抗凝药联用时的出血风险,必要时加用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
- 定期随访:监测心电图、肝肾功能及出血倾向,及时调整方案。
四、急性发作处理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0.6 mg)或速效救心丸(10-15粒)可快速缓解胸痛。若5分钟内未缓解,需立即就医排除心肌梗死。
注:具体用药方案需由心血管专科医生评估后制定,切勿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