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水蛭咬后,首先需要将水蛭从皮肤上安全地取下来,然后处理伤口以防止感染和止痒。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和药物:
取下水蛭的方法
- 轻拍或轻揪:在水蛭吸附的周围轻轻拍打或用手轻轻揪几下,使水蛭松开吸盘而掉落。
- 使用盐、醋、辣椒水等:将盐、醋、辣椒水等撒在水蛭身上,使其因刺激而松口脱落。
- 使用清凉油、烟水、酒精等:滴撒清凉油、烟水(浸有香烟的水)、酒精等在水蛭上,使其放松吸盘而自行脱落。
伤口处理和止痒
-
清洗和消毒:
- 如果伤口没有出血,可用力将伤口内的污血挤出,用小苏打水或清水冲洗干净,再涂以碘酒或酒精、红汞消毒。
- 如果伤口流血不止,可用干净手指或纱布按住伤口,1-2分钟后出血可停止,然后在出血点处涂紫药水(又称龙胆紫液)或碘酒,也可以用纱布包扎患处。
-
止痒药物:
- 六神丸:将1粒六神丸研成细末,用适量的米醋或温开水调成糊状,涂抹于患处皮肤上,每日涂药3~5次。此药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消炎作用。
- 扑尔敏:将1片扑尔敏蘸唾液或清水反复涂擦患处皮肤,每日涂药3~5次。此药具有止痒、抗过敏的作用。
- 阿司匹林:将1~2片的阿司匹林研成碎末,用少量的清水调成糊状,涂抹于患处皮肤上。此药具有消炎的作用。
-
抗感染药物(如果有感染迹象):
- 醋酸氯己定:具有杀菌、抗感染的作用,如果被蚂蟥叮咬后出现局部炎症反应,可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
- 阿莫西林:适用于敏感菌株引起的细菌性感染,如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等,因此也可用于治疗蚂蝗叮咬后的继发性感染。
- 头孢氨苄:对于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若患者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不过敏,则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氨苄来预防感染。
- 依诺沙星:能够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包括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所以当蚂蝗叮咬部位发生继发性感染时,此时也可以使用此药物进行治疗。
- 红霉素:可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从而缓解因蚂蝗叮咬导致的局部炎症。
如果伤口出现红肿、发热等感染迹象,或者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适当的治疗。在处理水蛭咬伤时,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密切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或其他不适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