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危象的表现
垂体危象多由应激状态(如感染、寒冷、饥饿、药物等)诱发,主要表现为以下类型:
- 低血糖昏迷:最常见,表现为低血糖症状(出汗、心慌)、昏厥甚至癫痫样发作,检测血糖可确诊。
- 感染诱发昏迷:高热、感染后昏迷伴血压下降。
- 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镇静剂或麻醉药可致患者长时间昏睡或昏迷。
- 低温昏迷:冬季寒冷诱发,特征为体温过低及昏迷。
- 失钠性昏迷:因失钠脱水导致外周循环衰竭,常见于手术或胃肠道紊乱。
- 水中毒昏迷:因排水障碍导致低血钠及血球压积降低。
垂体危象还可表现为高热型(>40℃)、低热型(<30℃)、低血压循环衰竭型、水中毒型及混合型,常伴消化系统(恶心、呕吐)、神经精神症状(意识模糊、谵妄)及休克。
垂体卒中的表现
垂体卒中多因垂体肿瘤突发出血、梗死或坏死引起,主要表现为:
- 颅内压增高症状:突发剧烈头痛、呕吐,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 视力及视野障碍:视力急剧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双目失明,可能因肿瘤压迫视交叉或视神经。
- 眼肌麻痹:如上睑下垂、复视,因肿瘤压迫海绵窦内的动眼神经等颅神经。
- 蝶鞍邻近组织压迫症状:
- 向上压迫:损伤丘脑导致血压、体温、呼吸紊乱。
- 向下压迫:影响海绵窦,出现三叉神经症状或静脉回流障碍。
- 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部分患者缺乏原垂体瘤症状,但突发危象时可能伴垂体功能减退表现。
总结
垂体危象以应激诱发的多系统功能紊乱为特征,而垂体卒中则以突发颅内压增高和视力障碍为核心表现,两者均需紧急处理以避免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