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妊娠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状态,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管理和治疗。以下是针对甲亢合并妊娠的处理建议:
-
孕前处理
- 病情评估与稳定:如果确诊甲亢,应待病情稳定1-3年后怀孕为宜。因为甲亢会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不良影响,如流产、早产、孕妇死亡等。
- 药物调整:在备孕期间,应在医生指导下将抗甲状腺药物调整为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丙硫氧嘧啶(PTU),并尽量使用最小有效剂量控制病情。
-
孕期处理
- 监测与检查
- 加强监护:产科医师与内分泌科医师应共同监测,注意胎儿宫内生长速度,积极控制孕妇的妊娠高征。
- 定期检查: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包括FT3、FT4、TT3、TT4及TSH等指标,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还需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观察甲状腺形态、大小及结节情况。
- 药物治疗
- 继续治疗:对于轻至中度甲亢以及不能耐受碘-131治疗者,可继续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PTU或甲巯咪唑)进行治疗。但需注意,妊娠早期优先选择PTU,因其较少通过胎盘;妊娠中晚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甲巯咪唑或PTU。
- 调整剂量:根据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和孕妇症状,及时调整抗甲状腺药物剂量,以维持甲状腺功能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
- 分娩期处理
- 阴道试产:原则上应尽量选择阴道试产,但如果有产科剖宫产指征或患者强烈要求手术,也可选择剖宫产。
- 预防并发症:分娩过程中应注意预防产后出血和甲亢危象的发生。产后出血时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并给予相应的止血措施。
- 产褥期处理
- 观察与随访:产后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甲状腺功能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其他并发症。
- 哺乳指导:对于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的产妇,应根据药物种类和剂量决定是否哺乳。一般来说,PTU是哺乳期的首选药物,因为它通过乳汁分泌的量很少,对婴儿的影响较小。而甲巯咪唑可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甲状腺功能,故服药期间不宜哺乳。
- 监测与检查
甲亢合并妊娠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以确保母婴安全。孕妇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