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全身症状:起病多隐匿,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可有不规则低热或不发热,体温一般在 38℃左右,也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呈急性发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可高达 39℃ - 40℃。还可能伴有周身不适、精神不振、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慢性消耗症状。
- 神经系统症状
- 颅内压增高症状:持续性加重的头痛是最突出的症状,疼痛部位多在前额、双侧颞部、枕后或眼眶后,多为胀痛或钝痛,随着病情进展,头痛程度逐渐加重,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增加。同时伴有恶心、频繁呕吐,还可出现视物模糊,这是由于颅内压升高导致视神经受压或眼底水肿引起的。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嗜睡、昏睡、昏迷等意识障碍,以及抽搐、去大脑性强直发作等,甚至发生脑疝危及生命。
- 脑膜刺激征:多数患者有明显的颈项强直、凯尔尼格征阳性,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布鲁津斯基征阳性。
-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病变累及脑实质时,可出现偏瘫、共济失调、病理征阳性等。如果病灶累及视神经和听神经,可出现视力模糊、畏光、复视、眼球后疼痛、听力下降或丧失等表现;若侵犯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等,可出现相应的眼肌麻痹、面部表情肌瘫痪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行为异常、人格改变、记忆衰退、痴呆等精神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类型的脑膜炎,如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有相似之处,容易误诊。对于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有鸽子接触史、免疫功能低下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脑脊液检查、血清抗原检查、颅脑 CT 或 MRI 等,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