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治疗方法
-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核心治疗手段,尤其对于良性或局限性肿瘤。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尽可能全切肿瘤,可缓解症状并降低颅内压。对于深部或复杂肿瘤,可能需结合神经导航、术中磁共振等技术提高切除精度。 -
放射治疗
- 术后辅助放疗:适用于部分恶性或次全切除的肿瘤,可减少复发风险。
-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对复发或小体积肿瘤可精准照射。
注意:部分肿瘤对放疗不敏感,需谨慎选择。
-
化学治疗
常用药物如替莫唑胺、顺铂等,通过干扰肿瘤细胞DNA合成抑制生长。化疗多用于高级别胶质瘤或无法手术的病例。 -
综合治疗
结合手术、放疗、化疗可提高疗效。例如,术后放疗联合化疗可延长生存期。
二、辅助治疗与康复
-
高压氧治疗
术后早期(1周内)进行高压氧治疗,可改善脑缺氧、促进神经修复,加速意识恢复和肢体功能改善。 -
神经营养药物
如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吡拉西坦等,可稳定神经细胞膜、减轻水肿,辅助改善认知和运动功能。 -
对症支持治疗
- 控制癫痫:使用抗癫痫药物(如左乙拉西坦)减少发作。
- 营养支持: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并发症,推荐高蛋白、易消化饮食。
三、预后与注意事项
- 预后:神经节胶质瘤5年生存率超90%,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预后良好。
- 定期复查:术后需每年CT/MRI监测,发现复发及时处理。
- 避免诱因:减少头部外伤、保持情绪稳定,降低肿瘤进展风险。
建议患者及时至神经外科或肿瘤科就诊,由多学科团队制定个性化方案。早期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