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介导性肾脏病的处理方法如下:
一般治疗
- 休息:明显血尿、蛋白尿、水肿、严重高血压或肾功能短期内变化者,应休息,避免劳累。
- 饮食:有水肿和高血压者控制钠盐摄入,每日 2-3g。大量蛋白尿而肾功能正常者,补充生物效价高的动物蛋白质,如鸡蛋、牛奶、鱼类和瘦肉等。已有肾功能减退者(内生肌酐清除率 < 30ml/min),蛋白质适量限制在每日 0.4-0.6g/kg。
针对性治疗
- 调节免疫机制:
- 血浆置换:用于抗基底膜病、急性移植物排异及狼疮性肾炎等,可清除抗原、抗体及免疫复合物。血浆置换时需给予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药维持治疗。
- 免疫抑制药物:少数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移植物排异和膜型肾小球肾炎对皮质类固醇每天给药或大剂量用药有效。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与皮质类固醇合并应用对移植物排异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提供额外效果。环磷酰胺是韦格纳肉芽肿治疗的选择,也可用于治疗膜型肾小球肾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环孢霉素、藤霉素和霉酚酸酯对肾移植排异很有效,也可应用于治疗其他免疫介导性肾脏疾病。
- 抗炎治疗:可使用糖皮质激素,通过减少炎症反应来减轻肾脏损伤,适用于急性期或严重病例,但长期使用需谨慎,以防副作用。
- 其他药物治疗:血小板抑制剂双嘧达莫、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定是唯一推荐用于治疗 Ⅰ 型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的药物。
肾脏替代治疗
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脏移植等,适用于病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患者。
免疫介导性肾脏病的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液指标,避免自行用药,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以控制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