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介导性肾脏病是指由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肾小球、血管和小管间质等损伤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
尿液异常
- 蛋白尿:尿液中泡沫增多且持久不散,这是由于肾脏滤过屏障受损,导致蛋白质漏出。
- 血尿:可表现为肉眼可见的洗肉水样或镜下血尿,这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受损,红细胞漏出。
水肿
- 水肿:多从眼睑、面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这是由于水钠潴留引起的。
高血压
- 高血压:可能伴随头晕、头痛等症状,这是由于钠水潴留及肾素分泌增多引起的。
肾功能损害
- 肾功能损害:可导致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其他症状
- 全身乏力: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体液失衡,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 口干、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等症状,这些可能是由于贫血或其他系统受累引起的。
并发症
免疫介导性肾脏病还可能引起以下并发症:
- 心力衰竭:由于水钠潴留和高血压引起的心脏负担增加。
- 贫血:由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或由于慢性炎症引起的。
- 神经感觉异常:由于电解质紊乱或慢性炎症引起的。
这些症状和并发症可能因不同的免疫介导性肾脏病类型而有所不同。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