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脏猝死不能用 “多久好” 来简单概括,因为这是一种极其危急的情况,抢救成功率很低,且恢复情况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具体如下:
- 心脏骤停原因:若是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可逆病因引起,经及时处理恢复可能性较大;若是心肌梗死、肺栓塞等不可逆病因导致,恢复可能性小。
- 复苏及时性和有效性:心脏骤停后 4 - 6 分钟是黄金抢救时间。若能在短时间内进行高质量心肺复苏,如及时胸外按压、早期除颤等,恢复自主心律和呼吸的可能性增加,部分患者可能在数天或数周内康复。若超过 10 分钟才开始抢救,几乎无复苏成功可能,即便心跳恢复,也可能因脑部缺氧时间过长出现严重脑损伤或其他并发症,需长时间康复治疗,甚至留下永久性残疾。
- 患者基础健康状况:原本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身体机能和储备能力差,发生心脏猝死后恢复可能性较低,且易出现并发症,影响康复。
老年人发生心脏猝死后,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并进行心肺复苏,以提高生存几率。但最终恢复情况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个体差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