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特点是心脏的室间隔发育不全,导致左右心室之间存在异常通道。这种缺陷会导致血液在心室内出现异常流动,即左向右分流,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以下是关于小儿室间隔缺损的一些典型表现:
-
体循环血液减少的症状:由于室间隔缺损的存在,部分本应供应到四肢、大脑和消化道的血液通过缺口流入肺部,这可能导致孩子生长发育受到阻碍,表现为较同龄儿童更为消瘦和矮小。因为供应到消化道的血流量减少,患儿可能会表现出喂养困难,如吃奶费力、需要频繁停顿休息等现象。
-
肺循环增多的症状:当大量的血液被分流至肺部时,肺部血流量增加,容易造成肺淤血,增加了细菌或病毒在肺内繁殖的机会,从而使得这类患儿更容易患上肺炎或其他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生的肺炎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健康状况,还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进一步影响其生长发育。
-
心脏杂音:几乎所有患有室间隔缺损的小儿都会在体检时被发现有心脏杂音。在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以听到响亮而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并且通常伴有震颤。如果分流量较大,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也会增强。
-
其他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较大的室间隔缺损还可能导致左心功能不全,表现为活动后的心悸、气急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窘迫、肺部湿啰音、肝脏肿大等左、右心衰竭的表现。一些患儿可能会经历夜间多汗、剧烈哭闹时口周青紫等情况。
-
长期影响与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时间推移,患者可能发生肺动脉高压,进而发展为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 Syndrome),此时原本的左向右分流转变为双向甚至右向左分流,导致持续性的发绀(皮肤和黏膜呈现蓝紫色)。这种情况是手术修复的禁忌证,预后较差。
小儿室间隔缺损的表现多样,从轻微的心脏杂音到严重的生长发育迟缓及反复呼吸道感染不等。对于疑似病例,医生通常会结合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如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来进行确诊,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早期诊断和适时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