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要职能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拟定和指导实施预防控制规划:拟定和指导实施全县急慢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实施方案、工作规范、标准、防制对策与技术措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估。
-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运行机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运行机制,指导和参与调查处理全县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新发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开展卫生学监测和评价:开展对影响人群生存环境卫生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和食品、职业、环境、放射、学校卫生等卫生学监测、评价,组织开展健康危害因素干预。
-
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分析和预测:对全县急慢性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公害病、学生常见病及意外伤害等发生、分布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分析和预测、预报。
-
组织开展免疫预防接种工作:组织开展全县免疫和规划免疫预防接种工作,负责免疫预防的技术指导、效果监测与评价,预防用生物制品的计划、订购、供应及冷链系统的监测与使用管理。
-
提供预防保健信息和技术服务:向社会提供相关的预防保健信息、健康咨询和预防医学诊疗等专业技术服务。
-
负责业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进修:负责全县疾病预防控制业务人员的技术培训、进修和业务指导。
-
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完成上级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具体工作的管理和落实;负责辖区内疫苗使用管理,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
-
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落实具体控制措施。
-
开展检验和相关检验检测任务:开展病原微生物常规检验和常见污染物的检验;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
-
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防病工作: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组织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开展卫生防病工作,负责考核和评价,对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
-
负责疫情和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负责疫情和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指导乡、村和有关部门收集、报告疫情。
-
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以上就是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要职能职责。这些职责旨在保障公众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