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补液防脱水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是首要任务。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Ⅲ(ORSⅢ),按需少量多次饮用;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注意观察尿量、精神状态等脱水信号,如哭时无泪、皮肤干燥等需立即就医。
2. 饮食调整
- 继续喂养:母乳喂养的宝宝可继续哺乳;人工喂养的宝宝可改用无乳糖奶粉或米汤、面汤等易消化食物。
- 避免刺激性食物:暂停鱼、蛋、肉等高蛋白食物,忌油腻、高糖及生冷食物(如甜饮料、炸鸡、冷饮)。
- 辅助修复:可少量添加苹果泥(补充果胶)、胡萝卜泥(保护肠道黏膜)或低糖酸奶(调节菌群)。
3. 药物对症治疗
- 保护胃肠黏膜:餐前服用蒙脱石散,吸附病原体并减少腹泻量。
- 调节肠道菌群: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鼠李糖乳酸杆菌)促进恢复。
- 补锌治疗:腹泻开始后补充锌剂(6月龄以上每日10-20mg),缩短病程。
- 退热处理:体温≥38.5℃时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
4. 日常护理与预防
- 注意卫生:勤洗手、消毒玩具及衣物,避免交叉感染。
- 接种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可降低重症风险,建议6-13周龄开始口服。
- 密切观察: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血便或超过1周未愈,需及时就医。
误区提醒:
- 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无效且加重菌群紊乱)。
- 勿过度限制饮食,需保证营养摄入以防营养不良。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多数患儿可在5-7天内自愈。关键在于科学补液、合理饮食及耐心护理,同时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