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护理
-
定时翻身与皮肤护理
每2小时为老人翻身一次,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使用软枕支撑身体空隙处,保持床单清洁干燥。翻身时注意检查导管是否扭曲或受压,动作轻柔以防坠床。 -
清洁与体位管理
每日用温水擦拭身体,促进血液循环;进食时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头抬高30度以上),避免呛噎。瘫痪老人床上排便时需使用便器,动作轻柔保护皮肤。
二、饮食调理
-
营养均衡
提供高蛋白(瘦肉、鱼类)、高维生素(新鲜果蔬)、低脂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牛奶、猕猴桃等。便秘者可增加膳食纤维(芹菜、杂粮)和饮水量。 -
科学进食
少量多餐,避免平躺进食,喂食时集中注意力,缓慢喂食以防呛咳。吞咽困难者可先进行冷刺激训练,再逐步尝试直接进食。
三、心理关怀
长期卧床易引发孤独、抑郁情绪,需多陪伴聊天、鼓励表达感受,避免负面言行刺激。可通过音乐、阅读等方式缓解焦虑,增强治疗信心。
四、康复训练
-
肢体活动
- 被动运动:家属协助进行肩、肘、腕、髋、膝等关节的屈伸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僵硬。
- 主动锻炼:鼓励老人做提神手指操(双手互搓、握拳伸展)和踝泵运动(勾脚背-绷脚背循环),促进血液循环。
-
专业康复
病情稳定后可到康复科进行系统训练,如平衡训练(单腿站立)、步态训练(平地行走)等,需在专业人员监护下进行。
五、并发症预防
- 压疮:使用减压床垫,避免局部潮湿摩擦。
- 肺部感染:叩背排痰(空心掌由下向上叩击背部),鼓励咳嗽。
- 深静脉血栓:每日进行踝泵运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
六、医疗配合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体温、血压),遵医嘱用药(如缓泻剂、抗生素软膏)。发现皮肤破损、发热等异常及时就医。
提示:护理需长期坚持,家属可制定详细计划并分工协作。若老人出现意识模糊或病情加重,建议及时送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