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凝治疗
抗凝是基础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治疗初期需静脉或皮下注射抗凝剂,后期转为口服维持,疗程通常为3-6个月。其目的是防止血栓扩大和新血栓形成。 -
溶栓治疗
适用于急性血栓或血栓较大者,通过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阿替普酶)直接溶解血栓。溶栓可通过全身静脉用药或局部导管注入,需密切监测出血风险。 -
手术治疗
若药物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肾功能衰竭、肺栓塞),需手术取栓或血管腔内治疗(如导管取栓术、支架置入)。手术风险较高,仅作为最后选择。 -
介入治疗
包括导管溶栓(CDT)、机械血栓切除术(PMT)等,适用于特定血栓位置(如肾静脉主干或分支)。介入治疗创伤小,可精准清除血栓并恢复血流。 -
支持性治疗与随访
- 控制基础疾病(如肾病综合征、血液高凝状态),调整饮食(低盐、低脂、多饮水)。
- 定期监测肾功能、凝血指标及影像学检查,评估疗效和复发风险。
注意事项: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栓子脱落;慢性血栓需长期抗凝管理。具体方案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