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抓病,又称猫抓热,是一种由汉赛巴尔通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前兆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局部皮肤症状:被猫抓伤或咬伤后,伤口处可能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或脓疱等皮损,这些皮损通常在被抓伤后的3至10天内出现。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接种损伤,即细菌进入身体部位的伤口,表现为丘疹样病变,持续一至四周。
-
淋巴结肿大:猫抓病最显著的症状是引流区淋巴结的肿大和疼痛。这些淋巴结通常位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质地较坚,有轻触痛,大小不一,可能从1厘米到8厘米不等。淋巴结肿大一般在被抓伤后的1至2周内出现,并可能持续数月。
-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厌食、乏力、头痛、脾肿大、咽喉痛及结膜炎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较轻,且多数患者可以自愈。少数情况下,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全身性损害,如脑病、肝脾肿大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猫抓病的前兆症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并非所有被猫抓伤的人都会出现这些症状。猫抓病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患有猫抓病,建议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