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法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并不仅仅基于获利金额。不过,非法获利数额可以作为判断是否“情节严重”的一个因素。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如果行为人利用非法购买或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获利达到5万元以上的,则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这并不意味着获利低于5万元就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实际上,即使获利金额较小,只要符合其他“情节严重”的条件,如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的信息数量较大,也可能构成犯罪。
对于您提到的获利3000元的情况,虽然这个数额没有达到上述司法解释中的5万元的标准,但如果存在其他严重情节,例如非法获取的信息数量较多(如第五条规定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等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500条以上),仍然可能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根据一些地方的实际操作,即便获利未达到法定标准,但如果有其他严重情节,比如多次实施此类行为、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后果等,也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具体的判决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包括但不限于获利金额、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的数量和类型、对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害等因素。如果涉及到具体案例,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以获得准确的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