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处理,需结合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制定个体化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一、一般处理
- 卧床休息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能量消耗,降低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修复。 - 饮食调整
以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为主,补充维生素B、C、K等;避免饮酒、辛辣刺激及肝毒性药物。
二、药物治疗
- 对因治疗
- 病毒性肝炎:根据病毒类型选择抗病毒药物,如乙肝使用替诺福韦或干扰素,巨细胞病毒感染选用膦甲酸钠或更昔洛韦。
- 酒精性肝炎:戒酒基础上使用美他多辛、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
- 自身免疫性肝炎: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或免疫抑制剂。
- 保肝退黄治疗
- 保肝药物:水飞蓟素、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等保护肝细胞功能。
- 退黄药物:微循环改善剂或利胆药缓解黄疸症状。
三、手术治疗
若进展为肝衰竭且保守治疗无效,需评估后行肝移植手术。
四、监测与支持
- 定期监测肝功能(胆红素、转氨酶)、凝血功能及生命体征,评估病情变化。
- 对症处理并发症,如瘙痒、恶心等症状,或肝性脑病、出血倾向等重症情况。
五、注意事项
- 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使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
- 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直至指标完全正常。
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在数周至数月恢复,需警惕病情反复或慢性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