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基本信息
- 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写纳税人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纳税人识别号,这是税务机关识别纳税人身份的唯一标识。
- 纳税人名称: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的全称,不得填写简称。
- 税款所属期:填写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 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
-
一般计税方法相关栏次
- 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销售额。包含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和价外费用销售额;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销售额;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后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
- 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算增值税的应税货物的销售额。
- 应税劳务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算增值税的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 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填写纳税人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一般计税方法在本期计算调整的销售额。
-
简易计税方法相关栏次
- 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销售额。包含纳税检查调整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销售额。
-
销售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相关栏次
- 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销售额。
- 其中: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销售额,不包括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销售额。
-
免税项目相关栏次
- 免税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销售额和适用零税率的销售额,但零税率的销售额中不包括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销售额。
- 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货物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的货物销售额,但零税率的销售额中不包括适用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
- 免税劳务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劳务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的劳务销售额,但零税率的销售额中不包括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劳务的销售额。
-
出口业务相关栏次
- 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无形资产的销售额。
- 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乘征退税率:填写纳税人本期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无形资产的销售额乘以出口货物适用的增值税征退税率。
- 免、抵、退办法出口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填写纳税人本期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无形资产,所耗用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交通运输服务对应的进项税额抵减额。
- 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劳务服务和无形资产已退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无形资产,前期出口已征收增值税、经核实未及时申报退(免)税予以抵减的金额。
-
税款计算栏次
-
销项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货物、劳务和服务、不动产、无形资产的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反映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
上期留抵税额:反映纳税人将上期期末留抵税额结转至本期期初的余额。
-
本期已缴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本期入库的查补税款。
-
本期应纳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计算公式为“本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本期已缴税额”。
-
应纳税额合计:填写纳税人本期应缴纳的增值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合计=本期应纳税额+出口货物劳务服务和无形资产已退税额”。
-
本期预缴税额:填写纳税人已预先缴纳的税款,包括本期预缴的增值税额和其他需要预缴的税费。
-
本期应补(退)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应补缴或应退还的增值税额,计算公式为“本期应补(退)税额=应纳税额合计-本期预缴税额”。
-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是纳税人进行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的重要表格,其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纳税人在填写时需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便税务机关能够准确地了解纳税人的经营情况和税收缴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