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规范用药
抗结核药物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杀菌药,以及乙胺丁醇等抑菌药。治疗分为强化期(2-3个月)和巩固期(6-9个月),需按疗程足量使用,避免耐药性。 -
强化营养与休息
患儿应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牛奶、鸡蛋、新鲜蔬果),维生素A和C的补充尤为重要。重症患儿需卧床休息,病情较轻者可适当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阳光充足。 -
对症治疗与并发症处理
- 发热时可用物理降温或退烧药,咳嗽严重者需止咳祛痰。
- 严重病例(如空洞型肺结核)需结合手术治疗,如肺叶切除或淋巴结摘除。
- 部分患儿需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协同治疗,但需严格遵医嘱。
-
预防传染与家庭护理
患儿分泌物需妥善处理,居室定时通风消毒,避免接触免疫力低下人群。家长需关注患儿心理状态,鼓励配合治疗。
提示:结核病治疗周期长,需定期复查胸片和肝肾功能。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肝损伤),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家长务必遵从专业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