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治疗药物
-
降压药
- ACEI类(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和ARB类(如氯沙坦、缬沙坦):适用于高血压肾病,可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
- 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用于控制血压和减少蛋白尿。
-
降糖药
- 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和GLP-1受体激动剂:适用于糖尿病肾病,兼具降糖和肾脏保护作用。
- 胰岛素:用于控制血糖,减少高血糖对肾脏的损害。
-
利尿剂
- 呋塞米、托拉塞米:用于缓解水肿、高血压及急性肾损伤时的水钠潴留。
-
免疫调节药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和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适用于免疫性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
护肾中成药
- 尿毒清颗粒、海昆肾喜胶囊:用于辅助改善肾功能,需结合辨证使用。
二、注意事项
-
明确病因
肾脏损伤可能由高血压、糖尿病、感染、药物毒性(如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引起,需针对性治疗。例如,避免滥用止痛药、抗生素等肾毒性药物。 -
严格遵医嘱
药物剂量和疗程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如降压药可能需从小剂量开始,避免低血压加重肾缺血。 -
综合管理
- 控制血压/血糖:目标血压一般<130/80 mmHg,血糖达标(空腹≤7 mmol/L)。
- 纠正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需用降钾树脂,高磷血症需用司维拉姆。
- 营养支持:补充铁剂、叶酸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贫血。
-
及时就医
若出现少尿、水肿、血肌酐升高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
总结
肾脏损伤的药物治疗需结合病因、肾功能状态及并发症综合判断,务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用药加重损伤。日常注意控制基础疾病、监测肾功能及电解质,保护残存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