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清洁伤口
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被咬部位,中和酸性毒液,减少皮肤损伤。若条件允许,可用高锰酸钾溶液、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进一步湿敷。 -
避免刺激与抓挠
隐翅虫体液为强酸性,拍打或碾碎虫体可能导致毒液扩散,加重症状。需轻轻吹走虫体,切勿直接用手接触或拍打。同时避免抓挠伤口,防止感染。 -
局部用药缓解症状
清洗后,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涂抹3-5次/日,缓解瘙痒和红肿。若出现脓疱,需由医生无菌处理后用药。 -
及时就医与观察
若出现严重红肿、疼痛、发热或全身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开具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或抗生素(如红霉素软膏)。 -
预防措施
- 避免在草丛、树林等潮湿环境久留,祭祖时尽量穿长袖衣物。
- 夜间活动时关闭灯光或使用蚊帐,减少隐翅虫接触机会。
- 随身携带风油精,隐翅虫接触后接触可快速击倒虫体。
提示:隐翅虫咬伤后需冷静处理,及时就医可有效避免并发症。若症状持续加重,请尽快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