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居民医保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医保补贴标准提升 :
- 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将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30元,达到每人每年670元。
- 连续参保激励机制 :
-
从2025年起,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每再多连续参保1年,即可享受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的提高,每年不低于1000元。
-
当年未使用医保基金的参保人员,次年其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也将得到相应提升。
- 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大 :
-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可用于支付本人近亲属的居民医保参保费用,并可在报销医疗费用时使用共济人的个人账户进行结算。
-
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覆盖范围广泛。
-
共济地域的限制将逐步放宽,从省内的跨统筹地区使用逐步过渡到跨省共济。
- 医保断缴现象的严格约束 :
-
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3个月。
-
每多断保1年,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增加变动待遇等待期1个月。
-
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的,修复以后的变动等待期不少于3个月,加上原有3个月的固定等待期,需至少等待6个月。
- 居民医保参保范围 :
- 明确居民医保参保范围为未参加职工医疗保险或者未按照规定享有国家其他形式医疗保障的人员。
- 居民医保筹资方式 :
- 实行个人缴费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实行按年集中参保缴费。
- 特殊群体参保明确 :
- 对救助对象、新生儿、灵活就业人员等特殊群体参保进行明确。
- 退出其他制度保障的人员医疗保险关系接续 :
- 对退出其他制度保障的人员医疗保险关系接续进行明确。
- 居民医保转职工医保缴费年限计算 :
- 对居民医保转职工医保缴费年限计算进行明确。
- 住院待遇政策统一 :
- 按照不同医疗机构收费标准分别设定住院起付线、支付比例,年度支付限额为7万元。
- 异地就医待遇标准 :
- 参保居民省内就医无异地,不降比例;备案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不降比例。跨省异地转诊、异地急诊抢救的参保居民下调5个百分点;非急诊且未转诊的其他临时外出就医备案人员和未备案自行跨省外出就医人员住院下调15个百分点。
- 乙类药品、诊疗项目和耗材的个人先行自付标准 :
- 统一乙类药品、诊疗项目和耗材的个人先行自付标准。
这些新政策的实施旨在进一步减轻参保人员的经济负担,鼓励居民持续参保,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并提高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和效率。建议广大城乡居民按时缴纳医保费用,及时享受医保待遇,以保障自身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