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不可逆性
猝死一旦发生,尤其是院外心源性猝死,几乎没有生还可能。即使院内抢救,成功率也极低,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就会造成脑组织永久性损害,超过10分钟几乎无法挽回生命。 -
高发病率与年轻化趋势
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天近1500人因此死亡。近年来,年轻人猝死占比显著上升,30-40岁患者甚至20多岁青年案例频现,与熬夜、压力、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
严重健康损害
猝死前常伴随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若未及时干预,会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低血压、意识丧失等,最终引发生物学死亡。即使幸存,也可能遗留神经系统或心脏后遗症。 -
多因素诱发风险
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等慢性病是主要诱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气温骤变等也可能触发猝死。
预防建议:定期体检筛查心脏问题,保持规律作息与健康饮食,学习心肺复苏和AED使用技能,避免熬夜及过度应激。若出现不明原因晕厥、胸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