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猝死的处理,需根据情况采取急救、法律程序及预防措施,具体如下:
一、急救处理(黄金4-5分钟)
- 立即识别与呼救
- 判断意识:轻拍患者双肩并呼喊,若无反应则视为意识丧失。
- 检查呼吸和脉搏:观察胸廓起伏,触摸颈动脉(非专业人员可略过,直接开始按压)。
- 拨打120:同时呼救并获取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 心肺复苏(CPR)
- 胸外按压:
- 位置:胸骨中下段(两乳头连线中点),双手交叉垂直按压。
- 频率:100-120次/分钟,深度5-6厘米,按压30次后人工呼吸2次。
- 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异物,仰头抬颏保持气道通畅。
- 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吹气1秒,观察胸廓起伏。
- 胸外按压:
- 使用AED除颤
- 若附近有AED,立即开机并按语音提示操作,电击后继续CPR。
- 高级生命支持
- 急救人员到场后,进行气管插管、药物(如肾上腺素)及心电监护。
二、法律与善后处理
- 工伤认定
- 若猝死与工作相关(如工作期间或48小时内抢救无效),家属可申请工伤认定,获赔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
- 劳务关系猝死需根据过错责任划分赔偿(如雇主未提供安全环境)。
- 非工伤情况
- 走民事赔偿程序,需证明猝死与第三方行为(如医疗事故、他人伤害)的因果关系。
三、预防措施
- 高危人群管理
- 定期体检:筛查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脑出血风险等。
- 控制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缺血患者需规范治疗。
- 生活方式调整
- 避免过度劳累、熬夜及情绪激动。
- 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度运动。
- 急救知识普及
- 学习CPR和AED使用,提升公众急救能力。
关键提示
- 黄金抢救时间仅4-5分钟,及时CPR可提高生存率。
- 法律程序需保留工作记录、医疗证明等证据。
更多细节可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