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治疗
-
糖皮质激素
作为首选药物,可快速控制炎症。初始治疗采用大剂量泼尼松(1mg/kg/d)或甲泼尼龙冲击(1.0g/d静脉滴注3-5天),病情缓解后逐步减量,维持阶段通常需1年时间。激素减量需个体化,避免感染等副作用。 -
免疫抑制剂
- 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重症患者,口服剂量2-3mg/(kg·d)或静脉冲击(0.5-1.0g/m²体表面积,每3-4周一次),疗程约6个月至2年。
- 其他药物: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适用于轻症或不能耐受环磷酰胺的患者。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尚在研究阶段,不作为一线选择。
二、特殊类型治疗
- HBV相关结节性多动脉炎
- 抗病毒治疗:首选干扰素α或拉米夫定,需持续至HBV血清学转换(e抗原转阴)。
- 血浆置换:重症患者需联合血浆置换清除免疫复合物,同时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三、对症治疗
- 血管病变:加用阿司匹林(50-100mg/d)或双嘧达莫(25-50mg tid)抗血小板治疗;血管狭窄者使用钙通道阻滞剂等扩血管药物。
- 高血压:优先选择ACEI或ARB类药物控制血压。
- 危重症:丙种球蛋白(200-400mg/kg/d静脉注射3-5天)可用于合并感染或药物不耐受者。
四、预后与监测
未经治疗者5年生存率<15%,规范治疗可提高至80%。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及病毒载量,长期维持缓解者每3-6个月复查。年龄>50岁、延迟治疗者预后较差。
建议患者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