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以下是关于再婚夫妻共同财产的详细说明:
再婚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
工资、奖金、劳务报酬: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各自取得的工资等收入,无论收入高低,均属于共同财产。
-
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例如一方在婚后经营店铺所得利润,或者进行股票投资所获收益等。
-
知识产权的收益:即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如著作权的稿酬等。
-
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如果没有特别指定,一方继承的房产等财产属于共同财产。
-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比如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等。
再婚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
再婚夫妻可以以书面形式约定婚前及婚后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种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以确保其法律效力。如果双方财产较多或婚后收益较大,建议进行财产公证,以进一步明确财产归属,减少未来可能产生的纠纷。
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再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通常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再婚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再婚夫妻离婚时,财产的分割应遵循《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确保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同时照顾无过错方,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并有利于生产和生活。
在具体分割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
书面约定:如果夫妻双方对财产归属有书面约定,且双方无争议,离婚时应按约定处理。但需要注意的是,规避法律的约定是无效的。
-
均等分割: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应均等分割。但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情况,具体处理时也可以有所差别。
-
个人专用物品:属于个人专用的物品,一般归个人所有。
-
财产差额:在分割过程中,如果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财产相差悬殊,差额部分应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与差额相当的财产抵偿另一方。
-
婚前财产:一方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婚后由双方共同使用、经营、管理的,经过一定时间(如房屋和其他价值较大的生产资料经过8年,贵重的生活资料经过4年),可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
举证责任:对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难以确定的,主张权利的一方有责任举证。
以上是关于再婚夫妻共同财产界定的详细说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具体的法律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法律咨询,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