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搜索材料,以下是“宜昌市民保”的一些缺点:
- 1.报销比例较低:对于医保目录内剩余费用,报销比例为70%,既往症人群报销比例为35%对于医保目录外自费费用,报销比例为60%,既往症人群报销比例为30%对于特定高额药品费用,报销比例为75%,既往症人群报销比例为30%
- 2.免赔额较高:个人负担基本医保目录内剩余费用的年免赔额为1.5万元个人负担基本医保目录外自费费用的年免赔额为2万元特定高额药品费用的年免赔额为1.5万元
- 3.政府参与度不够深刻:虽然有宜昌市医疗保障局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宜昌监管分局的监督和指导,但同类产品可以用医保卡个人账户余额参保,且能一站式理赔,而“宜昌市民保”既不能使用医保卡参保,也不能一站式理赔
- 4.理赔流程相对复杂:理赔时需要先进行理赔咨询,然后进行理赔申请,最后等待审核结果并支付理赔款。线上申请仅适用于特定高额药品费用,其他情况需要线下申请
- 5.对既往症的限制:虽然既往症可以投保,但报销比例较低
- 6.异地就医的限制:对于保险责任一和保险责任二,异地就医需要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否则不予报销
总的来说,“宜昌市民保”虽然提供了一定的医疗保障,但报销比例和免赔额等限制可能会影响其实际效果,特别是对于有既往症或需要异地就医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