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确实拥有一定数量的附属医院,这些医院分布在山东省的不同城市,承担着临床教学、科研和医疗服务的重要任务。
山东协和学院附属医院数量
附属医院总数
山东协和学院现有5家附属医院,分别是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新泰市中医医院、莒南县人民医院、莒县人民医院和济宁口腔医院。这些医院的加入,使山东协和学院在临床教学和科研方面具备了更强的实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
山东协和学院附属医院列表
具体附属医院名称
-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位于济南市,提供多学科的诊疗服务。
- 新泰市中医医院:位于泰安市新泰市,是当地知名的中医医院。
- 莒南县人民医院:位于临沂市莒南县,承担临床教学和医疗服务任务。
- 莒县人民医院:位于临沂市莒县,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 济宁口腔医院:位于济宁市,专注于口腔疾病的诊疗和教学。
山东协和学院附属医院的合作模式
校院合作
山东协和学院与这些附属医院通过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新泰市中医医院有74名专家被聘为山东协和学院的兼职教授,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医院的医疗和教学水平,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优质医疗资源。
资源共享
学校和医院在教学、科研、医疗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例如,乐陵市人民医院通过与山东协和学院的合作,提升了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资源共享有助于提升双方的综合实力,实现互利共赢。
山东协和学院附属医院的教学和科研
教学任务
附属医院承担山东协和学院医学类专业的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例如,新泰市中医医院自2012年以来承担了多所医学院校的实习生临床带教工作。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医疗工作,提升临床技能。
科研项目
附属医院参与山东协和学院的科研项目,共同开展医学研究和创新。例如,莒县人民医院与山东协和学院合作,提升了医院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科研合作不仅提升了医院的科研水平,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科研机会和资源。
山东协和学院拥有5家附属医院,这些医院分布在山东省的不同城市,承担着临床教学、科研和医疗服务的重要任务。通过与这些医院的深度合作,山东协和学院在教学、科研和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医院的医疗和教学水平,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优质医疗资源。
山东协和学院有哪些专业
山东协和学院的专业设置涵盖工学、医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体如下:
本科专业
-
工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建造。 -
医学院
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中药学、口腔医学、助产学、智能影像工程。 -
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早期教育。 -
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会计学、工程造价、工程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审计学。 -
艺术学院
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音乐学。 -
文学院
英语、商务英语。 -
经济学院
金融科技。 -
计算机学院
物联网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字媒体技术。 -
商学院
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电子商务、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大数据与会计。
专科专业
-
工学院
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建设工程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医学院
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中药学、口腔医学、针灸推拿、中医学、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医学检验技术。 -
管理学院
现代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酒店管理、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财务管理。 -
艺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音乐学。 -
护理学院
护理。
特色与优势专业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前教育、旅游管理。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康复治疗学、护理学等。
- 省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护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 校友会排名前列专业:中药学(全国第一)、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物联网工程等。
以上信息综合自学校官网及最新招生简章,具体专业设置以学校最新公布为准。
山东协和学院的创办时间和历史沿革
山东协和学院创建于1993年,其历史沿革如下:
- 1993年:学校前身为山东中医学院西郊中专部。
- 2001年6月: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筹建山东济南协和专修学院。
- 2003年4月:更名为济南协和职业技术学院,并纳入国家普通高职统招计划。
- 2004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
- 2011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正式更名为山东协和学院。
- 后续发展:
- 2014年成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 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 2021年被列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和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
- 2023年位列软科中国民办高校主榜第一名。
学校现址位于济南市,下设10个教学院(部),开设43个本科专业,以医学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
山东协和学院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
山东协和学院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如下:
教学设施
- 实验实训中心:学校建有8个按专业群设置的教学实验实训中心,包括工程训练中心、机电实验中心、建筑工程实验实训中心等,共258个实验室。其中,工程训练中心配备五轴立式加工中心、激光切割机等百万元以上设备,建筑工程实验实训中心拥有千吨级电液伺服压剪试验机等先进仪器。
- 图书馆与电子资源:图书馆纸质图书超236万册,电子图书221万册,期刊种类丰富,并建有自动化管理系统和电子阅览室。
- 校外实践基地:与青岛大学等企业共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另有11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涵盖医学、工程等多个领域。
- 校区建设:现有郭店、遥墙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9.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3万平方米,并计划建设德州新校区(2025年启动招生),进一步扩展教学资源。
师资力量
- 教师规模与结构:现有专任教师1409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284人(占比91.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526人(占比37.3%)。
- 高层次人才: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以及济南市高层次人才349人。
- 教学团队: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部分教师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并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通过“人才强校”战略持续优化师资结构,并依托先进的教学设施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