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五险的最低缴费金额取决于社保的最低缴费基数和各项保险的缴费比例。以下是2024年合肥市五险最低缴费基数的相关信息。
合肥市五险最低缴费基数
2024年缴费基数下限
2024年合肥市的社保最低缴费基数为4227元/月。这个基数适用于所有参保职工,包括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
缴费基数上限
2024年合肥市社保缴费基数的上限为21133元/月。这个上限适用于月平均工资高于此标准的参保职工。
合肥市五险最低缴费金额
个人缴费金额
- 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为4227元,个人缴纳比例为8%,即每月缴纳338.16元。
- 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为4227元,个人缴纳比例为2%,即每月缴纳84.54元。
- 失业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为4227元,个人缴纳比例为0.5%,即每月缴纳21.14元。
- 工伤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为4227元,个人不缴费。
- 住房公积金:最低缴费基数为4227元,个人和单位各缴纳5%,即每月个人缴纳211.35元,单位缴纳211.35元。
企业缴费金额
- 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为4227元,企业缴纳比例为16%,即每月缴纳676.32元。
- 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为4227元,企业缴纳比例为6.4%,即每月缴纳270.53元。
- 失业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为4227元,企业缴纳比例为0.5%,即每月缴纳21.14元。
- 工伤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为4227元,企业缴纳比例根据行业风险程度在0.2%—1.9%之间,最低为0.27元,最高为34.29元。
- 住房公积金:最低缴费基数为4227元,企业缴纳比例为5%,即每月缴纳211.35元。
社保缴费基数的确定
缴费基数构成
社保缴费基数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用人单位在确定缴费基数时,应将这些收入纳入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调整
每年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会根据社会平均工资进行调整,以确保社保费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企业和职工应根据最新的缴费基数标准计算和缴纳社保费用。
2024年合肥市五险的最低缴费金额如下:
- 个人每月最低缴费总额为338.16元(养老保险)84.54元(医疗保险)21.14元(失业保险)0元(工伤保险)211.35元(住房公积金)。
- 企业每月最低缴费总额为676.32元(养老保险)270.53元(医疗保险)21.14元(失业保险)0.27元—34.29元(工伤保险)211.35元(住房公积金)。
这些费用是根据2024年合肥市社保最低缴费基数4227元/月计算得出的,企业和职工应根据最新的缴费基数标准进行缴费。
合肥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是多少?
根据2025年合肥市最新政策,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如下:
单位缴费比例
- 养老保险:16%
- 医疗保险:6.4%
- 失业保险:0.5%
- 工伤保险:根据行业风险浮动(0.2%-1.9%)
- 生育保险:1%
个人缴费比例
- 养老保险:8%
- 医疗保险:2%
- 失业保险:0.5%
- 工伤保险:无需缴纳
- 生育保险:无需缴纳
补充说明
- 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为5%-12%,单位和个人按相同比例缴纳;
- 工伤保险费率根据单位所属行业风险等级确定,例如低风险行业可能按0.2%缴纳,高风险行业可达1.9%;
-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需自主选择基数(4227元至21133元),缴费比例为20%。
以上标准适用于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具体执行以官方通知为准。
合肥五险最低基数是多少?
根据搜索结果,2025年合肥市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最低缴费基数为4227元/月。该基数适用于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是根据安徽省2023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7044.38元/月)的60%计算得出的。
补充说明:
-
缴费比例:
- 养老保险:单位16%,个人8%;
- 医疗保险:单位6.4%,个人2%;
- 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均为0.5%;
- 工伤保险:单位根据行业风险浮动(0.2%-1.9%),个人不缴;
- 生育保险:单位1%,个人不缴。
-
灵活就业人员:
- 养老保险基数可在4227元~21133元之间自主选择,比例为20%;
- 医疗保险统一按4227元基数缴纳,月缴约299.48元。
注意:以上标准自2025年1月1日起执行,具体以合肥市人社局最新通知为准。
合肥五险一金包括哪些项目?
合肥五险一金包括以下项目:
- 养老保险:为退休后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
- 医疗保险:用于支付医疗费用,包括门诊、住院等,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
- 失业保险:为非自愿失业者提供一定期限的生活保障,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
- 工伤保险:为因工作受伤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提供医疗和经济补偿,由单位全额缴纳。
- 生育保险:为女职工生育提供津贴和医疗保障,由单位全额缴纳。
- 住房公积金:用于支持职工购房、租房等住房需求,单位和个人按相同比例缴存。
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单位全额缴纳,住房公积金由双方按比例缴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