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南海划线涉及两个层面的地理划分,需结合历史背景和最新官方声明进行说明:
一、黄岩岛领海基线划分
-
时间与官方行动
2024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宣布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通过这一行动明确宣示对黄岩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此次基线划定是主权声明的具象化表达。
-
地理范围与意义
该基线划定后,黄岩岛及其周边海域成为中国领海,任何国家未经许可不得侵犯。此举旨在巩固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声索,维护海洋资源权益和国家安全,并对外传递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信号。
二、南海九段线历史范围
-
历史演变
南海九段线是早期中国对南海海域的划分方案,形成于20世纪初,1947年国民政府首次绘制包含11段国界线的地图,后简化为九段线。该线从台湾岛南侧延伸至菲律宾巴丹群岛之间,覆盖西沙、中沙、东沙、南沙群岛及周边海域。
-
国际认可与争议
九段线在长期实践中被国际社会默认,周边国家未提出异议,形成“历史性权利基础”。但随南海资源开发,部分国家提出主权主张,导致争议加剧。中国坚持九段线划分符合历史事实和国际法。
总结
中国在南海的“划线”行为包含两个层面:
-
近期 :通过黄岩岛领海基线强化对具体岛屿的主权宣示;
-
历史层面 :九段线长期作为南海疆域划分依据,但需注意当前争议焦点已转向岛礁主权而非传统海域划分。
两者共同体现了中国对南海权益的维护与历史责任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