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使用医保报销医疗费用后,仍有权要求侵权方承担赔偿责任,但需注意以下要点:
一、法律依据
-
医保报销与侵权赔偿属于不同法律关系
医保是基于社会保险关系的合同之债,而侵权赔偿是基于侵权责任的法定之债。二者相互独立,不存在替代关系。 -
侵权责任不因医保报销免除
《民法典》第1218条明确侵权人需承担过错责任,《社会保险法》第30条则规定第三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即使医保已报销,侵权方仍需全额赔偿。
二、赔偿范围
-
可主张的赔偿项目
- 医保已报销的医疗费用(但需配合后续处理)
- 医保未覆盖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等其他损失
- 伤残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如构成伤残)
-
费用处理原则
- 医保已报销部分:侵权人仍需全额赔偿,但受害人需将已报销款项退还医保基金,或由医保机构直接向侵权人追偿
- 医保未报销部分:直接由侵权方承担
三、操作注意事项
-
证据留存要求
- 完整保存医疗票据、费用清单、事故责任认定书等原始证据
- 向医疗机构如实陈述受伤原因,避免因隐瞒第三方责任导致骗保风险
-
保险理赔衔接
- 若侵权方投保商业保险,保险公司可能主张扣除医保报销部分
- 交强险赔付不受医保报销影响,仍按责任比例全额赔付
四、特别提示
-
不得重复获利
受害人通过诉讼获赔后,应及时退还医保报销款项,否则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 -
协商优先原则
建议优先与侵权方协商赔偿方案,协商不成可通过调解或诉讼解决。
综上,使用医保报销后仍可主张侵权赔偿,但需遵循“填平损失”原则,避免因不当操作引发法律风险。